梦回姑苏作文第1篇
初到江南,若是北方人免不了是不适应的:缠绵的细雨,湿冷的气候——那是姑苏的秋冬了。此时,若是苏州人,定会早上起床后,吃碗面暖暖身子才工作的。
说到面食,遇上几位老苏州,他们定会响堂堂地报出几个老字号:“朱鸿兴”、“万福兴”、“近水台”、“陆振兴”等。苏州的面馆几乎随处可见,虽不大,但里头还算宽敞:都是曲尺形的柜台,沿窗排上几张八仙桌,一碗面均价在元左右——那是三四年前的事了,现在一碗面要6元起价,而且桌子似乎也排的拥挤了些。
个人还是比较喜欢古朴型的面馆吧。苏州由于地处江南,天气有些湿冷,早上吃碗面是极惬意的——这面是做的极其精致的,细如发丝的面条从锅中如青龙出水般被捞起,然后静静地卧在汤水中。近观面条,色泽光亮,散发着淡淡的麦香。而此时如果你去喝上一口汤水,更是妙哉不可言,鲜香一下就从口中泛出。据说这汤水都是熬汤师傅隔夜用猪骨、鳝骨、鸡汤熬了一夜才成的,鲜美之感自不必多言。如果仅是这些就诱惑住了你,那姑苏面文化的精髓你还没领略到。关键在于吃面时的浇头与汤水的搭配也是十分讲究的:细嫩爽口的虾仁面必是配上清淡吊鲜的鸡汤;传统又鲜香的焖肉面必是配上醇厚顶鲜的猪骨汤。此外,吃面还有“免青”、“重青”、“宽汤”、“紧汤”等学说——那是一般老苏州才品鉴得出其中差别的了,对于外来人来说,一碗正宗的苏式汤面足以勾魂半日了。
我去过其他许多地方,也品尝过所谓的“日本拉面”,但也许是对于乡土的眷恋吧,我独爱姑苏的面。有句话叫“宁愿听苏州人相骂,也不愿听某某(某地方)人讲话”。从中,可窥见苏州人的脾性:温柔,不愿争执。“阿要来碗啥个面?”一句吴侬软语,让你吃面前就感受到了苏州“糯”的文化底蕴。况且,面店多是薄利多销,一碗面真的是好吃又不贵。
然而,日益入侵的外来文化,打破了姑苏传统的饮食文化。也许在小朋友眼中,更亲切的是“肯德基”等等。面店有些生意也大不如前,甚至被人奚落到“随便填饱肚子”的地方。但店主们似乎也无怨无悔,依旧传统着,依旧坚守着经商最基本的道德。这就是我独爱的苏州的美味——爱在一个冬日的早晨,吃着一碗澄澈的汤面,听着“欸乃”的桨声。
梦回姑苏作文第2篇
朋友,你们去过苏州吗?
几场梅雨,几卷荷风,苏州城已是烟雨迷离。在这个如画的季节,我来到了苏州。
行走在古镇的大街小巷,听雨水击打在青石板上,看微风拂过人家,掀起几缕炊烟。
我在小河边叫了一只摇橹船,在船娘婉转的曲声里向前行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那苏州特有的小调,伴着潮湿温润的风,在我身边回荡。低头向下瞧去,但见那水面呈翠绿色,如同一块晶莹剔透的翡翠,岸边的柳枝一直垂到水面,偶尔拂过船舱,发出“嚓嚓”的声音。远处桥连着桥,水接着水,水天一色,波光粼粼,我仿佛觉得时空倒转,看见千百年前的姑苏古镇,河中的木船上坐着几名白衣少年,有的拂琴,有的执箫,静的像一幅画卷。
“涟漪轻舟,莲花坞栈桥头。碧水本无痕,因风皱,争渡惊鹭鸥。”说的就是眼前的荷塘吧。“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淡绿色的荷叶一个压着一个,几朵荷花在荷叶上耸立。风儿吹过,带来几缕荷香不远处的荷塘中,有一名身着紫衣,头戴斗笠的姑娘,她娴熟的撑着小舟,采摘着莲蓬,美的让人不敢去惊扰,仿佛她就是这荷塘的一部分,静静地待人观赏。
转过荷塘,是一间书屋。大概就是古时的“藏书阁”吧,猛的将门推开,一种陈旧而腐朽的味道袭来,那是岁月的气息,除去一切冗杂的回忆后最纯朴的东西。屋里的书架早已落满尘埃,桌椅像是有焚烧过的痕迹,窗外的玉兰还在不识愁滋味的开着,淡淡的凄凉从心底生出。
没有人知道曾经发生了什么,只有这座庭院,纵观世间喧嚣,独醉梦一场。待到走出这座府邸,暮色已黑,我坐上画舫,听着琵琶声,驶向来时路。
苏州,这座古城,被秋月春风的情怀滋养,又被诗酒年华的故事填满。这是梦里才有的故园,让人沉迷其中,但愿长醉不愿醒。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身在姑苏,心在姑苏,忆在姑苏。
梦回姑苏作文第3篇
记忆中,这是我第一次去苏州。接着几天下来,我们这一席看看寒山寺,转转虎丘。游游拙政园。人多,走马观花似的,算是走上姑苏一趟,对于苏州只是感到非常的美,园林间细节之典雅却难得领悟。
再去苏州的时候,却是商务所需,一趟趟的。每去的时候,早已轻车熟路似的,跑到北寺塔后街的宾馆住下。去的时候,沿着北寺塔后那条小街,有点莫深,青石板铺就的小径,一路走去。小街里,有座昆剧学校,倘若是在烟花三月,那低低的院墙边,飘来几嗓婉约的昆曲,一定有种水墨江南的韵味。
住在小街深处的宾馆,因是单位所属,价格自是比外面便宜很多,条件却不逊色。因远离着闹市,自然要幽静几分。平时,去北寺塔周边,点上一碗大排面。喜欢那种味,鲜香味浓。间或,捧出一浅碟的雪菜肉丝,自是一番美味萦绕。
多次去苏州,却再没徜徉于园林之间。虽然每次路过虎丘,看看那古塔阳光下的斜影,却感觉着隐隐间的距离。我觉得商务于人,久浸其中,过多的浮躁和杂乱充斥于心。一本书都难得安静地看下去,何况那些雕梁画栋,讲究自然与人和谐的园林呢。浮躁在心,走在园林间,恐是体味不到精巧到雅致般的灵感,与我只是一块块堆垒的石,一条条弯曲的廊道。所以,更多得以休憩的时间,是在沉睡间,是在观前步行街的喧闹市井间渡过的。
所以,我一直觉得,若游在姑苏城里,一定要寻着一个好的季节。非常定闲地,撇去浮躁,保持着安静之心,依着古人的墨迹,逐一在园林间,在寒山寺的钟声里,在虎丘的剑池旁,感受着此去经年的历史于物。只是我没有这样的定情,只能期待着若干年后,在灯下能静静捧读着一本书,在黄昏间能慢慢踱着步,再去姑苏城里细思着,感受着,那一份经典般的雅致。尤如圣贤之书,若不以虔诚之心,断是不可领悟其中悠长的意味。
再去姑苏城的时候,我盼着那份久违的心情到来。
梦回姑苏作文第4篇
江南是一枚女子,长发微卷,明眉皓齿,手腕纤细,长裙至脚踝立于你身前。音色婉约,似水乡里碧波漾起的水声,婉转而至。
而这些是你置身于其中,也未必能领略的美好。放慢脚步,跟着感觉走,眉目才能渐渐清晰开来!
一个人,走走停停,似水年华里有着对江南水乡的依恋,伴着乌篷船的轻橹桨声,飘然进了小桥流水人家的姑苏城,苏城历经千年的沧桑沉浮,还是那么温婉如玉,更添一点娇气。姑苏的水还是那么善解人意,柔和细腻,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水乡百姓,一同缔结了古城的千年风流与文化底蕴!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生长在古城的人们是幸福的,临河而居,打开窗户便是小桥流水人家的无敌背景,令人神往。若以后能在这小住一段时光,每天不再为工作而烦心,有的只是静谧娴适,午夜梦回,可听橹声欸乃,飘然而过。一座座石桥斜斜地跨过河面,水在下面哗哗的淌着,桥上的青石板呈现出沧桑,久远,却少有人走,每当夕阳西下,水变成金色的琼浆,细细水纹映在了石板上。景色美到极致,给人无限的遐想!行走在山塘街,感受着这被誉为姑苏第一名街的如诗如画!
唐代诗人白居易为了从虎丘到苏州城,繁华的市井和幽静的山水,连通起来,而令民工凿河,沿河堆砌成一条堤岸,这河道便是山塘河,堤岸便是山塘街!从此,七里山塘便为姑苏繁华的代名词,熏陶过唐风宋韵,历经过明朝清风,至今依然!
在这寻常巷陌,烟柳人家,偶尔歇息片刻于桥头上,驻足凝视此桥下碧波与河边杨柳都随风飘动。山塘街的两岸,多少绝世佳人,为情所伤,而逃到这里来与世隔绝,归隐起来自我修炼。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
此生如斯,浮生若梦。一代才子佳人,终归飘零天涯。沉醉在江南的梦里永远都不要醒,该有多好。
梦回姑苏作文第5篇
盈盈清水,蜿蜒而成一弯澄澈的小河,低吟着,从桥头流淌过,自巧笑倩兮的浣衣女指间滑过,载着流年的沧桑,流向历史的长河。
这是江南,水的故乡。
在江南,特别是在苏州,常见的水的形态大概就是雨了吧,缠绵悱恻的细丝由云端跌落,一直拉长到了青石板上,在广袤的天地之间连成了一根又一根的银丝。朦胧模糊的雾气弥漫于其间,清冽干净,掩住了飞檐翘角,恍如画中来。
春雨霏霏,秋雨绵绵,江南从来就多雨。而那天赐的灵物,被文人骚客们冠上一个又一个浪漫的名称。梨花雨、杏花雨、黄梅雨……常常都是淅淅沥沥的,在不经意间飘然而至,恍然间就沾湿了少女的素色长裙。或许不同的只是它所浸染的花香吧。
依依杨柳婀娜在无尽的雨丝中,清冷的空气悄然溢出芳香,泥土、青草,最多的还是那些依次开放的春天的花。刚刚还是清绝秀雅的梨花香气,在还未来得及褪去之时,又染上了馥郁浓烈的丁香的气息,于是渐渐就互相融合,揉碎凝成了春季的百花香气,令人心醉。
江南女子因为充盈着雨水的江南,肤如凝脂,欺霜赛雪,又因连绵的雨丝,于是也带上了些许的花香。如水的女子,温婉秀丽,明眸善睐,皓齿内鲜。缓步于巷间青石板上,着一袭素裙,执一柄纸伞,轻移莲步,裙角微扬,纷飞的细雨打湿了长裙。清丽的女子绝不会因此提裙匆匆离去,只会娉婷袅袅移着碎步,沿雨巷蹁跹而过。
连绵不断的细雨,不轻不重地砸在江南身上,清脆的灵动的雨声纷至沓来,恍若浑然天成的乐章。成日生活在江南的人家,因为这曲不曾停下的歌,言语行动间也带上了不少乐声的影子。常能听见,在重重雨雾造就的曲声之后,少女娇柔妩媚的吴侬软语轻唱起了和歌。思绪婉转间仿若穿越千年,旧日的江南也是这般细雨轻雾,柔美的女子轻歌曼舞,一颦一笑间皆是柔情。
温婉柔情,水的故乡,这便是江南了,或许说得更准确一些,这便是苏州了。
梦回姑苏作文第6篇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在印象里,姑苏是什么样的?
粉墙黛瓦,青砖石径,小桥流水人家。板桥下在岁月中缓缓流淌的溪水随着叮叮当当的水声交缠于细细的小巷之中。茗茶一壶,评弹两曲。在窄窄的巷角留下浅浅的足迹。是繁华与清雅的交融。
在唇齿间,姑苏是什么样的?
清丽细腻的甜,小巧玲珑的碟,口味别具一格,甜腻甜腻的,在唇齿之间回味绵长。
行在姑苏古镇之中,感受历史的悠久与沉淀。丁零当啷的风铃声此起彼伏,突然转角,一个清瘦的身影伏在小推车前。老叟面前摆着一个转盘,左手是个老旧的铜锅,右手拿着一柄长勺。几个小朋友围在推车旁,其中一人转起转盘。缓缓地,指针停住,指向一个孙悟空的图案。
孩子们欢呼起来,老叟淡淡一笑。拿起长勺,在铜锅里一舀,一勺粘稠的蜜糖顺势而出。一挥,一抖,一转,一点,蜜糖由铁勺中迅速滑出,在铁板上连绵,勾勒出一个孙悟空的形象。手拿金箍棒,身着虎皮裙,脚踩白祥云,一翻跟头,便是十万八千里。惟妙惟肖。此时,老叟再迅速从推车底下拿出一根细木棍,一粘。等蜜糖凝固,用铁铲一翘,一个孙悟空腾云驾雾而起。
那个原先转转盘的小朋友笑嘻嘻的拿过糖画。从小伙伴中昂首前行,阔步离开。其他孩子也不甘示弱,争着抢着要糖画吃……
走出小巷,是古镇的另一条小径。行走园林之中,眼望亭台阁榭间,淡淡的薄雾在空气中氤氲,亦氤氲着蜜糖的甜。绿柳摇曳,轻轻浅浅地划过水面,涟漪微动。耳畔是船娘的阵阵迂回澄澈的歌声。暗寻风过留痕,在闲庭信步间,生活的脚步渐缓,心中不再喧嚣聒噪。即使有着淤塞已久的烦闷,也在不觉中已被简单和闲适所带来的幸福、美好取代。
夕阳余晖下,金色撒满了整个姑苏。金灿灿的。突然眼睛一眯,模糊了。眼前似乎是另一幅糖画—姑苏。在画中,无法自拔,一晌贪欢。
眼望如此人生百态,倏忽间陶醉了ー一这是几千年岁月来积淀、治炼的美轮美奂的生命画卷。
这是吴地特有的怡然笔调。她造就了吴地独有的小桥流水,描绘了姑苏别具一格的人间万象。这幅画卷会不断壮大,这里的人会世世代代地延续平静美好的生活,这里的文化也会亘古不变地绽放。
梦回姑苏作文第7篇
大自然变幻无穷。春那样百花争艳,芳香宜人,鸟语花香;夏那样生机盎然,郁郁葱葱,绿树成荫;东那样雪花飘扬,银装素裹;然而,在我心中,秋却是最美的,它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硕果累累。
蔚蓝的天空中没有一丝云,是那么高,那么蓝,宛如一片无边无际的明镜。大雁成群地排成一字形,向着南方飞去。看着看着,我的心也仿佛开阔起来。此时的太阳不像夏天朝阳般的毒辣,也不像冬季夕阳般的寒冷,给人一种体贴又舒适的感觉。
秋雨组成了一支乐队,“淅淅沥沥”地演奏着,你听,你听——“滴答滴答,”多像贝多芬的摇篮曲,让你如痴如醉;你看,多像一串串晶莹透亮的珍珠闪闪发光-----姑苏的秋雨不像夏天的暴雨,不像冬日的雨,又冷又湿,也不像春天那么频繁,秋雨带有一丝凉意,滋润着干涩的大地。撑一把伞,漫步在姑苏小街中,看着街边那江南特有的建筑,听着小河中传来的船夫那带着浓重吴侬软语的歌声,心中不禁感到惬意无穷。
街道两旁,本是一片死寂——花都谢了,但菊花的怒放却使秋天也充满了生机。瞧,那一朵菊花昂首挺胸,豆芽似的花瓣仅仅簇拥在一起,远远望去,既像一个小绒球,又像一个大家族围坐在一起商量什么事情。再瞧那儿,一簇簇菊花堆在一起,在听老师讲故事呢!挺着胸,坐得端端正正的,大概是想得到老师的表扬吧!美丽的菊花散发着诱人的香味,每个人经过这儿,都忍不住要弯下腰来闻一闻,仿佛吸足了氧气,站起来就觉得心旷神怡,走起路来也显得更为精神。
秋天也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田野里,稻子熟了,一片金灿灿的颜色。一阵秋风吹过,像波涛滚滚的浪花。玉米地里,一个个玉米想淘气的小孩子,脱掉外衣,理出一排排整齐的牙齿,一个个争先恐后的探出小脑袋,一睹大自然秋天的景象。高亮也举起了火红的火把,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望着如此盛景,最高兴的莫过于农民伯伯了,连他们的汗水也从那古铜色般的肌肤上欢快地流了下来。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姑苏的秋足以这样形容。在秋天,枫叶是最有特色的。瞧,不远处有一片枫林,远远看上去,真像一团团熊熊燃烧的烈火。走进枫林,踩着满地的枫叶,软绵绵的,真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红地毯。我吮吸着秋的气息,感觉一切都是美好的。
我爱姑苏的秋,我爱这充满生机的秋!